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4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破科学

孟晓路 十念生 2019-04-14

5破科学

第十三讲

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啊!在路上看见了初生的红彤彤的朝阳。我们小的时候,除了下雪天,其它时间都是晴天。现在呢,快跟四川雾都重庆差不多了。以阴天为主,难得晴天。这和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有一定关系。科学通过由它带来的现代技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对自然界造成了很大改变。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科学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科学化,科学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我们下面要讲的第五章,是第四章的继续,本来应该放到第四章最后去讲,这属于缘起说的内容。但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科学对于理解今日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破斥科学的缘起说就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就把破科学这一部分单独拿出来,作为一章来讨论。

诸多西学缘起说类型,其中最邪恶最需要破斥人类对其认识最模糊最邪而不以为邪反以为真理者,即是科学!

5.1论现代世界居统治地位之教,乃是科学教

5.1.1家与教:在野曰家,在朝曰教

民间学与王官学:于此种划分中,家即民间学,教当王官学也。

教、王官学与意识形态。

5.1.2三种意欲与三种教法

意欲   问题      教法        举例

向后  人对自身  出世教     耶教 佛教

持中   人对人   伦理教       儒教

向前   人对物   拜物教       科学教

解决主要意欲所对问题之学术即成为王官学或曰教。

5.1.3现代生活全面以物为中心

5.1.3.1物作为众生世界之本原与价值之源泉,全面取代上帝成为信仰之对象与追求之目标。

5.1.3.2以物之取得与享用为目的之经济(生产与消费)活动成为现代人类之主要活动。

5.1.3.3有关物之知识构成现代学术之主要部分。

5.1.4科学之为现代世界之王官学

5.1.4.1王官学之特征:甲:提供人群之信仰

                    乙:组织社会生活

                    丙:作为教育之主体内容

5.1.4.2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之信仰

甲、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之世界观——唯物

A、物理学提供唯物世界观之基础;

B、天文学提供有关世界起源之唯物解释;

C、进化论提供有关众生起源之唯物解释;

D、马克思主义之历史科学进一步提供了对有关社会历史问题之唯物解释。

乙、科学之导致现代人类之人生观价值观——拜物按:洛克以人拥有愈多之贵金属储备为人生之最高追求;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为商品(金钱)拜物教。

A、从物质第一性之世界观转为物质第一位与(自身)肉体(欲望)第一位之人生观乃必然之事。众生世界之本原同时必是追求之对象——缘起论与工夫论(人生论)之一一对应性。

B、物成为现代人类之主要追求对象。

C、科学对现象之肯定导致对欲望之肯定。

D、科学价值观乃是现代意识形态之主要内核。

E、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提供了两种拜物的社会模式(或曰理想)。

5.1.4.3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之组织者技术在现代社会具有独尊之强势地位:技术之统治。

甲、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运用技术的活动已成为人类之主要活动。

乙、技术决定现代社会之组织结构。《熵的世界观》:能源转化器之变迁导致社会结构之变革。

丙、技术决定现代人类之社会生活甚至私人生活。

5.1.4.4科学之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

      甲:现代教育之内容盘点。

      乙:现代教育之异于传统教育,全由于其所教内容之有异也。

          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

      异:A、整齐划一之分班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B、男女同班,同龄入学;男女分教。

          C、理解而后教,重理解轻记忆;先大量背诵记忆,理解逐渐跟上。

          D、目的:客观知识;求道,文化。

          E、师生关系:打工者与顾客;父子、兄弟与友朋。

5.1.5现代化之本质即在科学化:科学之意识形态霸权,技术之范成现代生活(即现代社会之基本特征唯在于全面之科学化)。

破其余答案:城市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化、自由主义、科学与民主。

按:中国四个现代化之提法对现代化之把握可谓相当准确。

5.1.6现代化之过程即以科学教全面取代传统正教之过程

5.1.7附论:后现代不足以当教。

即今日世界仍是科学教之天下,而非后现代主义之天下也。只能破坏,无正面之主张以提供信仰及组织社会生活故!

5.1.8论科学教之两宗

A、松散形态——自由主义

祖师:洛克、亚当斯密

圣徒: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等。

教徒:共和党员、民主党员。

上帝:物质

B、系统形态——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祖师:马克思、列宁 

圣徒:恩格斯、斯大林、毛泽东

教徒:共产党员 

上帝:物质

自然科学为两宗之共法,因社会历史领域之不同主张而分宗。

5.1.9论科学教有体有用

5.1.9.1科学之价值中立、科学为客观普遍之共法、科学为真理等认识之虚妄。

5.1.9.2科学并非纯用,而系与传统正教同为有体有用者。故与传统正教从根本上系势不两立者,不可能和谐共存,科技之引入如无防范将会全面摧毁正教,故所谓“中体西用”等提法只可做一时之过渡,未可为永久之归宿也!

补充:科学之体用:体——理论科学

                 用——科学技术。

5.1.10科学教与传统教法之比较:科学教,一个不成其为教之伪教与邪教!

5.1.10.1判教

传统教法:人乘以上

              科学教:三恶乘

5.1.10.2 科学教之定位:人欲僭越天理,法病非仅人病。

5.1.11科学教当为目前人类所面临之严重危机负全面主要责任

    通过这次课大家就可以对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振聋发聩如梦初醒的认识。

5.1.1家与教

民间学与王官学:于此种划分中,家即民间学,教当王官学也。

教、王官学与意识形态。

冯大阿阇黎曰:佛教亦称佛学,就垂示言曰教,就参究言曰学。教与学相对,学泛指一切有关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系统性学术,而教是指这种学术的教化体系与功能。教根据其是否在朝,分为国教与非国教;相应的学术就分为王官学与民间学,民间学又称家。一切的学术根据梁先生框架分为人对自身的、人对人的、人对物的;相应的教也就分为出世教、伦理教、拜物教。

在这里学与教还有家这些词都是传统的用法。中学所说的教,与西学所说的religion(现代白话文译为宗教),是相当的概念;但他们之间有很大不同。把我们中学的教用宗教来格,就会发生很大的误解,就会导致不承认儒教的提法。耶元2005年我的老师蒋庆先生在网上发布了《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一文,从此学界就一片反对之声,反对儒教的提法,当然更加反对重建儒教了。也就是说学界还基本上停留在只承认儒家和儒学不承认儒教的状态。其思路是:儒学儒家不是宗教,所以也就没有儒教这种东西。这是非常可笑的说法。本来儒教古已有之,从伏羲时算起至少已经存在一万年了,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至少从晋朝开始就有儒教的提法,唐代已还儒释道三教并称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儒教明明是教,可是今天的学者已经蒙蔽到了这种程度,竟然不承认儒教,反对儒教的提法,认为儒教根本不存在不成立。

所以教在我们这里,是使用传统的用法,它的内涵就不是Religion,而是我们传统上教的内涵。宗教和教相比相当狭窄,它只是教的一类。只是出世教的一种,甚至不能把出世教的全部都包括。也就是说,它甚至都不能包括佛教这一类型的出世教,儒教这一类型的伦理教、科学教这一类型的拜物教它更不能包括了。所以我们这个传统含义的教,是一个比religion宗教含义要广阔得多的概念。所以用religion宗教来范围来横扫一切的教,任何不合religion的,不是宗教就不是教,这是非常可笑的一种反向格义的做法。所以今天学界的认识真是太混乱了,本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却如此地复杂,争来争去,莫衷一是。

这一小节的提法我从蒋老师的《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里面得到了启发。蒋师把儒学的历史分成了四个阶段,一、晚周(春秋战国)之前的阶段,从伏羲画卦中国文化正式开始一直到晚周之前都是儒学为王官学的年代。这是圣王时代,就是圣人同时在位当王。二、晚周和秦朝这一时期,是儒学在野为民间学的阶段,在晚周和秦代,儒学从在朝转为在野了,成为一种民间的学术。三、到了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重新进入朝廷成为王官学。从汉武帝之后直到清末是第二个儒学为王官学的阶段。四、从清末到当代,儒学又降为在野的民间学术。与儒学类似,科学也经历过在民间学和王官学之间的地位变更。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从达芬奇那些人开始,就有科学家了,所以从文艺复兴到牛顿之前,这是科学在野为民间学的阶段。牛顿之后,各国普遍建立科学院,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此科学上升为在朝的王官学,一直到今天仍是科学为王官学的阶段。我们这种提法,受了蒋老师的启发。


5.1.2三种意欲与三种教法

意欲问题      教法     举例

向后人对自身  出世教  耶教佛教

持中人对人    伦理教    儒教

向前人对物    拜物教    科学教

解决主要意欲所对问题之学术即成为王官学

在我们的框架里面,儒教的成立顺理成章毋庸置疑,因为我们对教有一个跟学术界不同的新认识,其实是很传统的认识。我们不但成立了儒教,我们还成立了学界前所未闻的科学教,这个提法是我在去年冬天建立起来的。这样我们对全人类的学术与大众关系的认识就更加全面了,我们依据三种意欲三种问题建立了三种类型的教法,所以梁先生的框架对我们持续不断地有所启发,所以我们应该精读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我认为这是梁先生最有创造性的一本书,人表现创造性往往在他的青年时代。根据三种意欲三大问题建立了三种教:佛教类型的出世教,儒教类型的伦理教和科学教类型的拜物教。这是非常广阔的框架,它把所有类型的教都包括进去了。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儒教不同于耶教佛教,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教,即伦理教。所以我们认为建立人道正轨的学术非儒教莫属,因为它是专门讨论人与人关系的学术。而这种出世教不适合作为国教来管理人群,科学教也是如此。科学教是前所未闻的教,跟儒教不同,跟耶教佛教也不同,是跟它们鼎足而三的新的类型的教。

解决主要意欲所对问题的学术即成为王官学或曰国教。这就是学术跟王官学还有国教的关系。一种学术怎么就成为王官学或者国教了呢?那就是这种学术所对的问题是那个时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一个时代主要问题的学术,从这个主要问题所生发出来的学术,就成为那个时代的王官学。在出世的年代,人对自身的问题是主要问题,所以出世教就成为那个时代的王官学。耶教、阿育王时代的佛教包括藏传南传佛教都是如此。当耶教的年代过去了,西方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从出世的理想转为了对物欲的追求,那么拜物教类型的科学教就上升为王官学,成为西方人乃至世界各国的国教。

下面就要通过5.1.35.1.4来论证科学是现代世界的王官学。论证思路就是根据5.1.2最后这句话,指出人对物的问题已经成为近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现代生活全面以物为中心,就是指出从近现代西方开始后来蔓延到全球,近现代人类的意欲已经是一种向前的意欲,近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是人对物的问题。


5.1.3现代生活全面以物为中心

5.1.3.1物作为众生世界之本原与价值之源泉,全面取代上帝成为信仰之对象与追求之目标。

5.1.3.2以物之取得与享用为目的之经济(生产与消费)活动成为现代人类之主要活动。

5.1.3.3有关物之知识构成现代学术之主要部分

 

在中世纪,西方人的信仰对象是上帝,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上帝,也就是说在中世纪众生世界的起源是上帝,价值的源泉也是上帝。所以上帝是信仰的对象,也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前者是缘起论,后者是人生论或者工夫论。所以信仰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是合一的,是一个东西。信仰的对象和众生世界的本源,也同时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人都是要反本的,从哪里来的还想回到哪里去。既然从上帝来,我们所追求的方向就是还想回到上帝那里去。那么在近代就变了,西方人追求的目标变成物了,所以他们又发明了一种唯物的缘起说;而不是相反。所以近代的变化是从情感开始的,而不是从智慧开始,是先有追求目标的变化,对追求上帝厌恶了反感了疲倦了,不想追求上帝了。也就是禁欲禁得太久了,欲望发生了反弹,想放纵一下,放纵物欲。人的追求目标首先发生了变化,随后导致了缘起说的变化,科学的缘起说——物理学天文学和进化论的唯物世界观的兴起,不是从纯理智的良知而是从迷情里出来的。所谓迷情就是感情用事,因为不再喜欢上帝,所以就换了缘起说。因为要追求物质,所以就要建立以物为本原的世界观。后现代的科学哲学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了,它认识到所谓科学进步、科学范式的变更原因就不是出于理论本身和事实本身,而是出于科学本身之外的社会心理原因。大家看库恩和费依·阿本德的书,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他们还是有所发现的。也就是世界观模式的变更,不是出于智慧和理论事实的本身,而是出于迷情和共业的社会心理原因。社会上开始发起反宗教的纵欲思潮,正是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下,唯物的世界观——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乃至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众生起源和世界历史这种唯物解释就开始出现。


5.1.3.2以物之取得与消费的经济活动成为现代人类的主要活动。物成为追求的目标了,那当然人类的活动就成为以物为中心的活动了。原先是以求上帝为中心的活动,过那种出世的修道院里面的生活,修道院以外的第三修会也是遍布城乡。总之修行为主追求上帝为目标的活动被这种以物为中心的追求取得物和消费物的活动所代替。经济活动就由两部分所构成,也就是生产和消费。生产就是对物的取得,消费就是享用所取得的物。这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了。


 5.1.3.3就是上面的结果。从对物的问题的解决生发出有关物的学术,所以有关物的知识就构成了现代学术的主要部分。我们从小到大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是有关物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外物的知识。对于如何做人如何打坐,是不学的。我想起梁先生在他的《人心与人生》里面提到了一本书,叫做《人在未了知之中》,是一本翻译过来的英文著作。其实这本书作者的视野有局限,书名要加个限定词,现代学术:人在未了知之中。只是在现代学术视野当中处于未了知的状态,也就是人在现代学术当中是一个空白,是一个盲点。现代学术是有关外物知识的学术,人本身的知识,对现代学术来说是一个盲点。仅仅在现代学术当中是这样,我们中印的学术绝对不能这样说。中印学术对人已经有透顶透底的了解,没有任何的黑暗和盲点可言。那么这种对人本身的最透彻的了解,就写在了我的《七大缘起论》里,这个著作集中了中印最优秀的对人的了知的成果。

 

5.1.4科学之为现代世界之王官学

5.1.4.1王官学之特征:甲:提供人群之信仰

                    乙:组织社会生活

                    丙:作为教育之主体内容

5.1.4.2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之信仰

甲、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之世界观——唯物

A、物理学提供唯物世界观之基础;

B、天文学提供有关世界起源之唯物解释;

C、进化论提供有关众生起源之唯物解释;

D、马克思主义之历史科学进一步提供了对有关社会历史问题之唯物解释。

乙、科学之导致现代人类之人生观价值观——拜物按:洛克以人拥有愈多之贵金属储备为人生之最高追求;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为商品(金钱)拜物教。

A、从物质第一性之世界观转为物质第一位与(自身)肉体(欲望)第一位之人生观乃必然之事。众生世界之本原同时必是追求之对象——缘起论与工夫论(人生论)之一一对应性。

B、物成为现代人类之主要追求对象。

C、科学对现象之肯定导致对欲望之肯定。

D、科学价值观乃是现代意识形态之主要内核。

E、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提供了两种拜物的社会模式(或曰理想)。

 

王官学的特征主要就是上面三条。

下面就是科学作为现代人类的信仰,由两个方面构成,就是科学作为现代人类的世界观和科学作为现代人类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就由这两部分构成。首先科学全面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这种唯物的世界观。


A.物理学提供唯物世界观之基础。物理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化学天文学甚至生物学到今天都可以归并于物理学了,现在的科学达到了非常统一的境界。物理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同时也就是唯物世界观的基础,他建立起来了客观性的对现象的唯物解释。物理学的进化从粒子进化到场,没有对唯物做根本性的改动。一开始是原子与虚空的模式,进化到粒子与场并列的模式,最后是以场去统一粒子的模式。第一种以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第二种以法拉第、麦克斯韦为代表,第三种以爱因斯坦为代表。不管是场还是粒子,都是客观性的,都没有知觉,所以这些物理学都是唯物,只是对物质的理解不同而已。以前理解的物质是原子,在场的世界观里,场成了物质的代名词。所以在我大学毕业前后写的那篇文章里,我就是用引力场来界定物质。列宁用客观实在来界定物质,其实是一种主观化的、掩人耳目的做法。唯物世界观对物质的理解就是原子或者场。我在那篇文章里面讨论了客观实在和场的关系,我主张用场来界定物质,而不是用客观实在来界定物质。用客观实在来界定物质不符合唯物世界观的基本宗旨。所以物理学的确提供了唯物世界观的基础,也可以说物理学就是唯物的哲学。所以在牛顿的时代,物理学还叫做自然哲学。物理学提供了唯物世界观的哲学基础,物理学就是从哲学演变而来的,它在根子上还是哲学,是一种假设性信仰性的形而上学,而不是从事实归纳出来的一种学问。


B天文学提供有关世界起源之唯物解释。这种对世界起源做出唯物解释的天文学从康德开始,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乃是后来诸多太阳系乃至宇宙起源学说的鼻祖。康德对唯物的世界观有重大贡献啊!康德这个人绝对是摧毁上帝的罪魁祸首,你不要看他表面是那样地温文尔雅,好像是要调和;其实他破坏力最大了,他自比于哥白尼,这没错。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是最早提出来的宇宙起源学说,而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学说。自这个以来,各种类型的星云说就很多了。总之这是其中的代表,认为宇宙的起源就是尘埃。原先是混沌的尘埃,尘埃发生了旋转,转转转,漩涡的中心成为恒星,然后甩出了一些星球成为行星。到了现代就有大爆炸学说,一种新的更加数学化抽象化的宇宙起源说,对大爆炸学说从霍金的《时间简史》里面可以得到比较到位的认识,因为霍金本身就属于大爆炸学说里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他的介绍还是比较如实。星云说和大爆炸学说提供了宇宙起源的唯物解释,一看就与佛教的解释完全不同。总之在这种解释里,宇宙的起源与精神没有关系,宇宙的起点乃至所形成的这个宇宙,都是一片死寂的、无知觉的境界。天文学提供了世界起源的唯物解释,也提供了一个唯物的世界图景。世界是由与生命无关的星球和空间所构成,除了地球上有人类之外,再无人类,而地球上这一点人类也是后起的。星球自己存在,人类可有可无。就是这样一套彻底唯物的解释。


进化论就提供了对众生起源的唯物解释以及唯物的生命观。所以天文学建立的就是唯物的宇宙观,而进化论建立的就是唯物的生命观。我们讲到进化论时会进一步分析。进化论大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化学进化,从完全无生命的分子进化到有生命的细胞,这是至为关键的一步;细胞是由化学反应所合成,这是化学进化。一是生命进化,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命越来越复杂和丰富多彩。一个是化学进化,一个是生命进化。先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有生命以后就是生命从简单到复杂,分成这两步。这就是对众生起源的唯物解释:生命起源于无生命的东西。所以由物理学、天文学和进化论就构成了全面的唯物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由三部分构成:一个是总的哲学基础,由物理学提供;一个是宇宙观,由天文学提供;一个是生命观,由进化论提供。


唯物世界观由马克思做了补充。马克思认为以前虽然有了唯物世界观,但是只贯彻到自然领域,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唯物史观,把唯物的见地进一步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认为这是马克思最大的一个贡献。所以马克思还是值得一提啊!他是科学教一宗的创派祖师。马克思主义属于科学教的一个证据是科学在这里已经等同于真理和正确,恩格斯就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称为历史科学。


乙、科学之导致现代人类的人生观价值观。A条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密切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观。上面已经提到现代唯物世界观的产生跟现代人生态度的变动有重要关系。众生世界之本源同时必是追求之对象,缘起论与工夫论存在一一对应性,我们考察的缘起论以及工夫论或者叫人生论,我看到无一例外地一一对应。也就是在一个学说里,众生世界的本源同时也一定会是所信仰所追求的对象。比如说,耶教以上帝为众生世界的本源,所以上帝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佛教以法身真如作为众生世界的本源,所以佛教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明心见性实证真如法身。道教以以道作为众生世界的本源,所以它的工夫论就是以道为终点,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最后又回到道上去。那么印度教婆罗门教以梵天作为第一因,同时梵天就是他们工夫论和人生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最终就是达到梵我合一。可以看到无一例外。科学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具有这样的一一对应性。科学教以物为本原,所以它就以物作为追求的第一目标。我们就通过考察看到缘起论和工夫论人生论存在一一对应性,科学的缘起说和它的人生论也具有这样的一一对应性。人生论会对世界观的编制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世界观一旦编制出来,在它的传播过程当中,它就会勘定并弘扬这种世界观所对应的人生观。


所以上面以物为本原的唯物世界观,就会导致一种以物为主要追求对象的拜物人生观。因此物就成为现代人主要的追求对象。科学的唯物世界观对拜物人生观的具体影响决定机制,我们可以通过C条来说明。科学对现象之肯定导致对欲望之肯定,科学这种唯物的世界观对现象加以肯定。对现象的肯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现象是实有的,是客观的,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巨大的变化!在以前,现象不是独立的存在,不是实有的第一性的存在。在耶教的世界观里面那是由上帝所创造的,是依赖于上帝的存在。而现在,这种经验现象却成为客观性的第一性的本原性的存在。那么科学对现象的肯定怎么就过渡到对欲望的肯定了呢?因为欲望的对象就是现象,对其对象的肯定自然也就肯定了欲望本身。欲望和它的对象就如蜗之两角不可分开。所以科学对现象的肯定就是肯定了欲望的对象,肯定了欲望对象的实有性。欲望的对象既然是实有的,所以欲望也就是没法消灭的。所以欲望也就是实有的。既然是实有的,也就是第一位的,也就成了人的本质。既然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性。那当然禁欲就是违反人的本性,就是不人道的。所以近代的人道主义,其实就是从反宗教而来。人道主义无非就是纵欲的代名词,好听一点的名号而已。你以为人道主义是多么高尚的概念吗?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很肮脏的人生观。人道是相对于追求上帝的那种神道而提出。我们认为上帝就是值得追求,人的欲望不值得肯定和放纵,我们对放纵人欲的人道主义需要加以贬斥。所以文艺复兴启蒙无非就是人道主义,也就是对人欲的放纵。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D科学价值观于是就成为了现代意识形态之主要内核。由科学生产出了放纵物欲的人生态度或曰意欲,落实这种意欲的就是现代意识形态:自由民主。自由主要指什么呢?经济自由,自由的市场经济,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自由,首先经济自由,就是从事市场经济从事赚钱的自由。民主就是权利均衡,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经济利益的权利,所以自由民主就是对欲望人生态度的具体贯彻,这些都是从科学世界观的决定而来。后来又有计划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个也一样,计划是对经济的计划,不搞市场经济,不搞自由生产了,要统一规划。社会主义也讲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是对人民物质权利的保障。所以这两种类型的现代意识形态,即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对欲望人生态度的一种落实,都是由科学的世界观进一步说由科学世界观所导致的拜物人生观所决定的。所以拜物的科学价值观人生观乃是现代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核。不管是自由民主还是社会主义和计划,都是以物质利益为中心。


E.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提供了两种拜物的社会模式或曰理想。前面的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唯物历史观提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而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提供了两种拜物的社会模式。所以最后这一条很重要,它楷定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唯物和拜物信仰中的地位。我们就把甲的ABCD和乙的E条并列起来,指出由这五种东西提供了唯物和拜物的信仰,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加上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就全面提供了唯物和拜物的信仰。所以我们下面要破斥科学的时候,就从这五种来破。我们要破它的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历史科学以及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5.1.4.3科学之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之组织者技术在现代社会具有独尊之强势地位:技术之统治。

甲、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运用技术的活动已成为人类之主要活动。

乙、技术决定现代社会之组织结构。《熵的世界观》:能源转化器之变迁导致社会结构之变革。

丙、技术决定现代人类之社会生活甚至私人生活。

 

这里说的就是技术对现代社会的统治,简称技术之统治。人类的生活无处不有技术,已经没有一处能离开技术了。我们如果有智慧的话,可以把技术用得很好。但是一般来说,人类没有那个智慧,所以都被技术给异化掉了,都成了技术的奴隶和工具了。


从静态来说,技术决定了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传统社会的结构是一个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主的结构,重亲情,亲人们生活在一起。所以古代社会是由小家扩充为大家,由大家扩充为国,由国扩充为天下。总之是以血缘关系为延伸,是一种有亲情的熟人的社会。而今天的社会由于技术的决定性作用,已经把这样的社会打破了,成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这种以家族宗法为脉络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消失了。以乡村为主的血缘亲情的社会由技术改造成了以城市为主注: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表征。的陌生人的社会。这可以说是技术对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巨大改变,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所决定的这样一个现代工商业以及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交换方式,这种社会变迁是不可能发生的。《熵的世界观》是非常有智慧的一本书,由两位美国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在八十年代所创作。这本书给了我持续性的影响,一开始是人生道路的转变,我的理想从做科学家转变为放弃做科学家,就是看了这本书造成的。这本书提到能源转化器的变迁就导致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彻底变革。它说到了两次变革,一次是从畜牧社会到农业社会的变革,由草和牲畜作为能源转化器到以种植的庄稼作为能源转化器,这样就从畜牧业的社会结构进化到了农业的社会结构。畜牧部落都是非常简单,到了农业社会就有家国天下高度繁复有序的组织结构的出现,这是非常大的变迁。从畜牧社会到农业社会,作者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根本性的实质是能源转化器的变迁。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商业社会,又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根源于能源转化器的不同。在农业中是用植物转化太阳能,现代工业是用一次性的化石能源。这是非常大的变化。因为这两种能源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从而两种能源转化器就有非常大的不同。种植庄稼和开采石油,吃粮食烧秸秆和烧石油烧天然气那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转化器就从庄稼进化到蒸汽机内燃机之类。内燃机和庄稼相差有多大啊!所以由这种转化器决定的社会结构,也要跟农业社会有大大不同了。从乡村为主家国天下血缘亲情的社会结构,进入到了城市化的陌生人的无情的冷酷的社会结构。这里面发生的是一种技术官僚的统治,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自由主义。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只是科学教的两支,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因为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国家,共有的都是技术官僚的统治。这没有例外,这是它们的共性。自然科学技术是两者的共法,只是由于社会主张的不同而分宗。大家应该去看一看《熵的世界观》这本书非常有趣,写得很深刻;所谓深入浅出,真是天才的作者。


技术决定现代人类之社会生活甚至私人生活。这是从动态来说。静态上它决定了现代社会的组织机构结构,动态上他决定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甚至私人生活,因为现代人的社会生活、私人生活,无一不是运用技术。所以你用它,你就要被它所决定。你要使用它,它就有一个反的控制力。你本来是要控制它,可是发展到现在,人类的社会生活、私人生活已经反过来被技术所控制。我们的私人生活被电视、网络所控制,我们的社会生活无一不是由于技术的需要而组织,围绕技术需要而运转。所以现代人类从公共生活到私人生活,都已经成为了现代技术机器上的微不足道的零件。所以科学对现代人类的掌控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意识形态霸权,一个是技术的威力及技术的统治。所以我们要把科学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科学,一个科学技术。我们前面说的提供意识形态和信仰的主要是理论科学。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马克思历史科学自由主义共产主义,这些分别是理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有一个方面是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技术自古有之,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应该加以限定叫科学技术,这种技术和以往的技术有大大地不同。所以科学就分为这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科学,另外一个是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技控制我们社会生活,而理论科学范成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信仰。所以科学对现代人类的影响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理论科学,范成现代人类的信仰;一个是科技,统治人类的生活。信仰是内在的,生活是外在的,科学就在从里到外的方方面面完全控制了人类。


科学有体有用。那么提供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信仰的就是科学的体,科技就是它的用。

 

5.1.4.4科学之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

      甲:现代教育之内容盘点。

      乙:现代教育之异于传统教育,全由于其所教内容之有异也。

          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

      异:A、整齐划一之分班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B、男女同班,同龄入学;男女分教。

          C、理解而后教,重理解轻记忆;先大量背诵记忆,理解逐渐跟上。

          D、目的:客观知识;求道,文化。

          E、师生关系:打工者与顾客;父子、兄弟与友朋。

 

现代教育的内容我们盘点一下,它是以科学为主体。从幼儿园,就要学数学。数学是科学王冠上的宝珠,一切科学包括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都以数学为根本。从小就受数学教育,是为了以后学习那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打基础。小学开语文数学两门主课,后来加上自然,到初中就加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科目,高中仍是如此。可见高中以前的教育内容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学的科学教基本教义。到了大学研究生博士,就在这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目专业里面选一个去深造。我研究过中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纯科学教的规范,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乃至专业全部都属于科学的范围。我们把现代教育的内容盘点一下,则现代教育以科学为主体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据此说,现代学校其实是科学教的教堂,因为在现代学校里,传授的唯一内容就是科学教教义。


现代教育以科学为主体内容,传统教育另有内容,这里的差别很大。传统教育比如中国晚清以前的学校其主要的教材是儒教经典十三经四书五经,我们据此说,中国晚清改学堂以前的学校是儒教的教堂,其中传授之内容为儒教教义故;改学堂实行新学制以后可看做科学教教堂与儒教教堂兼而有之,尚保留经科故;至民国蔡孓民废经科以后,则只为科学教教堂矣。吾人近期之目标是在大中小学校中全面恢复经学科之独立地位,令学校重新成为兼传儒教与科学教的所在。今年刚刚传来好消息,以后北京高考语文要考全本论语,论语正式成为课本。看来距离以上目标的实现已经不远了。


D条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客观知识,而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道。不管是耶教佛教还是儒教的教育,都是以求道为目的。所以在今天为了校正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弊端,提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目标,这还只是对现代教育过重知识的补充而已。文化这个词语不足以代表传统教育的目的,传统教育的目的是求道,也就是说有强烈的宗教性信仰性和实践性。文化一语的世俗性仍嫌太强,也可以说现代教育是世俗性教育,传统教育无一例外是神圣性教育。所以传统教育的目的只能用求道来说。


因此在两种教育中,师生关系就不一样了。现代教育是传授客观知识,这学校不是教师开的,教师只是给学校打工的,学生就是顾客,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花钱购买服务。学生有权对教师加以评点,给教师打分,不满意了可以把教师清退。所以师生间是打工者与顾客的关系,下了课谁也不认识谁,各走各的。师生的生活没有什么交叉,交叉只发生在课堂上,是一种出乎口耳的知识性交叉。教师传给学生知识,这里面没有什么情感和信仰的因素。而古代的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那是父子、兄弟和友朋的关系。在古代,老师不叫老师,叫师父,学生叫弟子。所以这就表明为师者相当于父兄,学生就是弟子,是父子兄弟的关系。也是道友的关系,所以老师客气时称学生为道友。师生志同道合,有强烈的信仰和感情作为师生关系的纽带。他们同吃同住,甚至同生同死。佛和他弟子关系,孔子和他弟子关系都是如此。师生有通财之义,甚至弟子可以为老师死,老师也可以为弟子死。相互负有重大责任。老师犯错误要株连学生,学生犯错误可以株连老师。历史上方孝孺把老师株连了,明成祖灭了他十族,师那一族也灭了。这说明师生之间有非常强的亲情道义甚至世俗责任上的纽带。因为两者所学不同,一个学的是知识,一个学的是道,就会带来这样的差别。


现代教育是整齐划一的分班课堂教学,传统教育是因材施教。这一点也是跟两种教育的内容不同有关。科学是冷冰冰的具有公共性客观性普遍性的有关外物的知识,这样一种内容当然可以用整齐划一的分班课堂教学来教,不必因材施教。而传统教育的内容是道,也就是人生觉悟之学,这具有强烈的个人性,所以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为要因材施教,所以就不可能进行统一的分班教学。都是师傅带徒弟,实行导师制。也有类似课堂教学的升大座讲经说法,但这是辅助的。类似于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传统教育的辅助性做法,传授浅表的内容。深度的教育发生在师傅和徒弟个人之间。这不管是儒教道教还是佛教耶教都是如此。我们上学期讨论了耶教修道院制度。圣本笃的大团体隐修是初级的阶段,大巴西略的小团体修道院是更加高级的阶段。一个小团体就比大团体更加适合因材施教。小团体的导师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指导他那个小团体,一个十几个人的修道院更容易因材施教。然后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就是一个师傅带一两个徒弟或者独修。因材施教这个维度对我们认识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学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我们要认识到传统学术的内容普遍具有很强的对机性。我们要没有这个维度,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科学这种无个性的公共知识了,科学里没有什么对机的成分,要想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会很困难。我们一定要将对机性提到一个重要地位,这个维度是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读《论语》,就要有这个维度。就是说那些话是对不同的弟子讲的,你不能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原理。要能分清那些是对机之说,那些是普遍之说。在这方面佛教就有四悉檀,区分了说法的各种情况。有世界悉檀,这是普遍说,不对机。对治悉檀、为人悉檀,这两种是对机之说。第一义悉檀可以是对机的,也可以是普遍性的。我们要从这样角度来认识我们的传统学术,来认识儒家佛家道家的学说,要没有这个维度,可能会发生重大误解。


那么男女同班同龄入学,这也和上面的问题有关联。科学的内容是整齐划一的,跟人没有关系,那当然男的女的都可以学,学了都可以用,对他们都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传统学术是个人求觉悟的学问,这就涉及到人本身了。而人当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男女的差别,所以这个差别要考虑。这种个人求觉悟的学问就因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和内容了。男的要学一套内容,女的要学另一套内容,这样就不可能男女同班、男女同教了。就传统教育的主体来说就是男女分教。你看看佛教的寺院,哪有男的女的混住的寺院啊?没有!儒教的书院也没有男的女的混着住的书院。男女同学最多发生在私塾里面,因为学的内容差不多。到了书院阶段,男的女的就分开了。这个男女同班同龄入学虽然还算适应科学性内容的传授,其实已经给现代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和麻烦了。因为男女的发育速度不同,女生发育早,男生发育晚。所以同龄男女智力自控力都不一样,女孩的智力和自控力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比同龄的男孩明显优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男生受挫从而自暴自弃,这种男女同龄同班的教育体制就是造成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阴盛阳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情况美国表现最为严重,在中国在世界上也都有很严重的表现。由于男性在童年所受的挫折,导致了阴盛阳衰,自暴自弃犯罪都是男性居多。所以我主张还是男女分教,男女要分开,男女分校,不能分校也要分班,别在一块混着,还是分开好。这还涉及到性别意识的建立,在中小学男女混在一起不利于性别意识的建立,导致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现代人越来越中性化,性别特征越来越模糊。所以还是要分开,分开也有利于建立性别意识。


C.现代教育:理解而后教,重理解轻记忆;传统教育:先大量背诵记忆,理解逐渐跟上。理解而后教,重理解轻记忆,这都是教授科学知识的方法。教授科学知识当然要理解,不能死记硬背了。所以理解而后教,对于数理化等科学知识是适用的,对语文这类人文知识却不适用。但是在杜威发明的到了今天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现代教学法里面已经普遍贯彻了理解而后教的原则,语文这种人文教育也贯彻这种原则。这对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成果的获得非常不利,王财贵先生对这个问题有很深刻的反思。对现代教育以教授科学的方法来教授人文的弊端的反思,就是王先生建立儿童读经教育理论的基础。所以他就提倡恢复传统教育的方法,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以人文知识为主的教育。理所当然,用传统的办法来教授语文等科目会更加适合。这就是先大量背诵记忆,然后理解逐渐跟上的办法。这就是儿童读经教育理论的根据。先大量背诵记忆,理解逐渐跟上,我们的传统教育里面有一整套被几千年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六十年代有一位很难得的、研究语文教育的专家张志公先生出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这本书,然后由张利民先生把它摘录成了《认字与读经》一文,这里面介绍了大量集中认字解写逐渐跟上的教字方法,详细介绍了传统的国学教育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从三百千开始,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是蒙学的基本课本。不认字在书前如同蒙上了双眼,所以我们开蒙就是认字,三百千就是认字的课本。这里面用很少的篇幅收入两千来个不同的汉字,这些字经统计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文最常用的字。所以先把这两千来个字学会认,就奠定了阅读的基础。三百千作为认字的教材,是优点多多说之不尽。除了认字还有另外两项功能,一个是基本的做人生活常识教育,一个是初步的文言教育。读这些朗朗上口的文言句子,可以为以后读四书五经里正宗的文言打好基础,可以作为从白话到文言的过渡。认字和解字分开,和写字也分开。所以这就贯彻了先大量记忆与解写分开的原则。所谓认字之认,能念就行,当什么讲先不管,只要看见字形能念出音就可以了。所以是和解分开的,和写也分开。写字的教学一开始是用毛笔写大字,不是现在这样。我们都是这样痛苦地拿铅笔在小格格里面写道道,相对来说古代的儿童幸福多了。他们用毛笔写大字,比较容易。我清楚记得我刚上学不久放学时老师留作业让写一百数,回来做时我急哭了,我真得就写不出来。我手的灵巧程度还不胜任在小格子里面画那么小的道道。那天我妈给我把笔,才让我好不容易完成了作业。一开始练大字的时候还要把笔,现在都把这个省略了。所以现在教写字的办法,实在也是很不合理。古人是用毛笔写大字,还要先把笔。现在什么都省略了,现在孩子不产生厌学情绪才怪呢!现在孩子苦啊!这都是大人建立的这一套违反教学规律的模式所造成的。古人教写字写什么呢?不是认什么就写什么,另有一套。写上大人、孔乙己,教三千,七十仕,汝小生二三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就写这二十多个字,重复写。这二十多个字简单易写,把汉字基本笔画都包括进去了,先把这个练熟,以后再写已经认识的那些,所以写和解是逐渐跟上的。一开始就是大量的背诵记忆,把音和形联系上就可以了。到后来还要加上组词造句训练——对对联,这是融合了修辞语法和逻辑在内的综合训练,,所以对对子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夫,就是以后写文章和写诗的基础。通过对对子,就可以做到不写病句,写出通顺优美的诗文。王力的语法是不必要学的,古人没有这些,可是通过对对子,已经非常好地解决了不写病句而写出优美文章的问题。


这就是第三条科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这样科学就满足了王官学的三个标准,所以科学就是现代世界的王官学,也就是现代人类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教。


5.1.5现代化之本质即在科学化:科学之意识形态霸权;技术之范成现代生活(即现代社会之特征在于全面科学化)。

破其余答案:城市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化、自由主义、科学与民主。

注:中国之四个现代化对现代化之把握可谓相当准确。


下面讲5.1.5,我们就现代社会基本特征进一步讨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到底是什么呢?现代化本质是什么呢?也就是科学化。科学化体现在上小节的三个方面,合并起来是两个方面:科学的意识形态霸权,技术对现代生活的统治。教育是达到这两个方面的手段,教育是贯彻科学意识形态霸权和实现技术对现代生活统治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非常重要啊!有了教育就有了一切。所以我们要复兴传统,也要从教育的复兴入手。当务之急是传统教育体制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复兴,有了教育就有了信仰,有了信仰,社会生活的种种复兴变革就都有了。


破现代化的其余答案。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城市化,把城市化作为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只要城市人口达到了某个百分点,这个国家就叫做现代国家了。城市化只是现代化的表面特征。城市化根源在什么呢?在于工商业化。工商业活动是造成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一个直接原因,城市里面发生的就是工业和商业的活动,因为城市不是种地的地方。所以将现代化认为是工商业化,就对现代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一点了。


下面是资本主义,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不全面。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在现代国家里面,社会主义也不能说不是现代化;所以不全面。自由主义也一样。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一回事,但着重不同角度,一个是从生产关系来说,一个从社会组织方式来说。在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之外还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将现代化理解为自由主义化也不全面。那么还有一种提法叫科学与民主,这是中国五四时代对现代化和西化的理解,将科学和民主并列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我们已经指出民主也就是自由主义,它只是科学价值观的连锁反应,是科学教教义的一部分。这两者科学和民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科学是总体,民主是一小部分;不能并列。所以将现代化理解科学和民主也还不够确切。


反而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对现代化的理解我看是已经把握到精髓了。我们小时候墙上的口号是大干四化实现四化,四化就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你看看这把握得多到位啊!它没提民主,全是有关科技的内容。单独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然后将科技现代化在这三个领域贯彻:农业上实现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工业上实现工业科技的现代化,国防上实现国防科技的现代化。有分有合,有总有别。这已经抓到现代化的精髓了。


现代化我看跟民主没什么关系,专制也可以是现代化。只要有了科技的现代化就行了。所以还是我们中国人有智慧,什么民主不民主的,那无关紧要!我告诉大家要是民主了,中国就实现不了现代化!民主根本不适合一个落后国家!民主是一个宽教,它在一个富裕的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领先国家里面才能较好地运转。那些落后国家民主了,将永远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因为没有力量实现科技的现代化了。所以西方推行民主,那是保证其领先和霸权的奸计。你知道吗?落后国家是不可实行民主的,不能搞自由主义。各个国家都中计了。民主这杯羹不是穷国可以分享的。那是宽松富裕国家实现的一种制度。你要想赶超,就不能实行民主。实行了民主,永远赶超不了已经现代化的国家了。看看那些民主国家,有哪个比中国搞得好?中国之所以能赶上西方,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快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号的超级大国,就是因为它不民主,它实现了儒教的禅让制度。所以要在中国推行民主,那是卖国主义,那是汉奸行径!所以中国一定不能实行自由主义。现在中国的前途有两个:一个是自由主义,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一个是华夏文化的复兴。华夏复兴派,我看最有智慧最合理的就是这一派,其主张也最具实现的可能。自由主义不是中国未来的方向,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后面继续讨论。


5.1.6现代化之过程即以科学教全面取代传统正教之过程

现代化之过程即以科学教全面取代传统正教之过程。我们通过这句话就对现代化的过程把握得更加准确了。我在第一学期的提纲上写到:现代化的过程即传统正教逐渐被摧毁的过程。这就没有从正面认识到现代化同时也是科学教建立的过程。我们现在从正面和负面都有全面的认识了,以前我只从负面认识到传统正教被摧毁,没有认识到在同时还有一个新的教暗中建立了起来。这个教极其虚伪狡诈。它声称自己是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它不声称自己是排他性的教,可是事实上却是一个具有严重排他性热衷意识形态霸权的不折不扣的教。我们已经证明,它全面符合王官学的三个标准,所以是不折不扣的占统治地位的教。


想想也是,如果只是传统正教被摧毁,若没有教,从十七十八世纪到二十一世纪这几百年,先是西方人后来是全人类可怎么过啊?没有教是不行的。靠他们传统的教,靠耶教吗?那耶教在其本土都已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其余地区势力更有限。各个传统大教与耶教相仿,甚至还不如耶教。所以从理上来说,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教来开出和支持现代文明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新的教就是科学教。这几百年是在科学教笼罩下走过来的!我们人类不至于散掉,不至于因为自相残杀而灭亡,那么科学教有它的功劳。但是这个教实在太差,我们只能说聊胜于无。这个后现代就更差了,后现代连科学教也要摧毁。其实后现代还是科学教的产物,是从科学教内部生出的一个自我反动的力量。假如真没有教了,假如这几百年是后现代的天下,那人类就存在不到今天了。所以在正教被摧毁以后,还是有教的,那就是科学教,科学教统治了西欧四五百年,统治全世界近二百年。


5.1.7论后现代不足以当教

为什么后现代不足以当教呢?因为它只能破坏,无正面的主张,无法提供信仰与组织社会生活。后现代以破坏为宗,没有正面主张。所以后现代不能成为教,它只是从科学教时代回到人类传统正教时代的过渡阶段。我们说西方文化经过了两轮进展,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后期,经历了宗教、哲学、科学,到古罗马后期进入怀疑虚无主义,这是第一轮。在此之后就是基督宗教的兴起,后面就是哲学、科学,现在是后现代的虚无,这一轮演进已近于结束。之后或者是基督宗教重新复兴,或者是儒佛之教传遍天下,一定是这样。科学教已是穷途末路了。所以后现代是从科学教过度到传统正教的一个中间阶段。


5.1.8论科学教之两宗

A、松散形态——自由宗(自由主义)

祖师:洛克、亚当斯密

圣徒: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等。

教徒:共和党员、民主党员。

上帝:物质

B、系统形态——共产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祖师:马克思、列宁 

圣徒:恩格斯、斯大林、毛泽东

教徒:共产党员 

上帝:物质

自然科学为两宗之共法,因社会历史领域之不同主张而分宗。


首先是松散形态的自由宗,为什么说是松散形态呢?这一宗没有明确的唯一创派祖师,它的教义是由一批伪圣贤陆续提出来的,这些伪圣贤包括卢梭、洛克、霍布斯以及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的主要人物,他们各有各的主张,总之大体类似,没有像共产主义这样一个唯一的创派祖师,也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组织形式(按:此时对于共济会尚未发现,共济会即是科学教自由宗的严密系统的组织形式,即科学教之教会也)。洛克斯密卢梭等人算是这一宗的并列祖师,圣徒就是将自由主义学说落实为社会现实的那些人,如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等人。教徒就是信仰自由主义的人民,特别是那些民主党、共和党的党员。它的上帝都是一个,就是物质。自由宗追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发展,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如洛克提出拥有愈多之贵金属储备就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这是毫不隐晦的拜金主义!


科学教的系统形态就是共产主义,它组织了一套系统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自然观、社会学说以及人生理想。所以马克思主义明确称自己为科学,所谓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科学。共产主义是以对科技的迷信为基础的学说。这个学说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之后,就会有一天产品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于是人类道德也自动地极大提高,一切问题就此解决,人类生活在永恒的幸福之中。为什么说这是对科技的迷信呢?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产品多了欲望也多了,总也不能满足,故按需分配无法实现;但这还不是根本原因。我们说这是对科技的迷信,根本上是因为现代科技是不可持续的,这种以现代科技为主的生活很快就要崩毁了。我们的环境,地球的天和地,已经不能支持这种科技的生活,很快就要坏死了。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绝对是建立在对科技盲目乐观和迷信的基础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崩溃问题,它以为现代科技可以持续,人类可以永远生活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文明当中。一次性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崩溃将迫使人类回到以前以农业为主的生活。这是关键! 《熵的世界观》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发出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


自由主义同样崇拜迷信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在自然科学方面,两宗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自然科学为两宗的共法。两者是因在人生社会领域的主张不同而分宗,一个是自由宗的科学教,一个是共产宗的科学教。一个主张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一个主张极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所以西方文化总是偏激的,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中国文化既不是集体主义,也不是个人主义。既不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我们另有超越这些两元对立的更加高明的主张。


5.1.9论科学教有体有用

5.1.9.1科学之价值中立、科学为客观普遍之共法、科学为真理等认识之虚妄。

5.1.9.2科学并非纯用,而系与传统正教同为有体有用者。故与传统正教根本上系势不两立者,不可能和谐共存,科技的引入必会全面摧毁正教,故所谓中体西用、内圣开新外王等提法皆为浅薄之见,以为科学之无体之纯用故,未认识科学系故!

补充:科学之体用:体——理论科学

                  ——科学技术。


5.1.9论科学教有体有用。这一条主要是破对科学是真理的迷信。我们要说:科学不是真理。假如科学是真理,它肯定是客观的共法,与个人地域历史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可是我们要指出,不是这样的,科学不是客观的真理。所谓的物理学、天文学、进化论乃至历史科学全都是假说,是形而上学。是以假设为先推导出来的,全跟真理没有关系。不但不是真理,反而是有史以来最邪的邪见。我们上面已经把唯物破掉了。唯物是所有缘起说里面最谬最邪的邪见,这怎么能是真理呢?所以科学不是真理,我们下面还要具体地来破它。所以以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客观普遍的共法,以为科学是真理,这都是科学主义的迷信。因为科学不是客观的真理,所以科学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共法,而是带有强烈西方地域种族色彩乃至西方历史文化色彩的西方化学说,是从属于西方学术规范的如假包换的西学。科学与西方中心论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科学即是西方中心论之主要载体;故科学其实是大音希声地灌输西方种族历史文化至上西方利益至上的彻头彻尾的西方中心论学说。在今天这个科学的时代,要想树立正见,首要的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彻底清理,对科学要有无比深入清醒的认识。今天的人对科学的认识,太模糊了。在主张中国文化复兴的这些同道当中,比如儒教界佛教界的同道,对科学的认识都还处于模糊当中,多数还以为科学是客观普遍的真理,对科学是一个教,是一个由虚妄邪见所组织起来的教没有什么认识。所以对科学的态度模糊,不去破斥科学,而是对科学抛以媚眼,依附科学,跟科学调和。


因为科学教有体有用,所以它和传统正教势不两立,长期看不能并存。科学与传统正教并存肯定是一个不稳定状态,暂时可以,长期不行。这种不稳定的结构,或者偏向科学,或者偏向传统教法。所以在以前发生的是前者,就是由中体西用过渡到了西体西用,从引入科技,进入到了科学教的全面统治。以后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先回到中体西用,最终是传统文化传统教法的全面复兴。也就是说在复兴时候肯定要经历中体西用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不会长久。它不稳定,一定会过渡到正教全面接管人类的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教育,不可能给科学还留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儒释道三教会全面取代科学,就像科学曾经全面取代正教一样。它们两者究是势不两立。


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清醒认识,以前这种中体西用的提法以及牟宗三先生由内圣开科学和民主的想法都只能是暂时的,起到一时救国救教的作用,我们也赞叹这种提法。但是从究竟的认识来说,我们要否定这种提法。要认识到,这绝不是我们的永久归宿!


上文已言,科学之体就是理论科学的方面,用就是科技的方面;这就是体用的具体所指。一开始引入的是它的用,也就是引入科技。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都是旨在引入科技。引入了科技,势必要引入理论科学,这样就引入了科学的信仰。我们看到今天这都已经发生了,我们今天已经是科学教的一统天下了,科学全面接管了我们中国人乃至地球上全人类的信仰和社会生活。所以引入科技,不可能把它控制在纯用的阶段,假以时日它一定会把原来的体也换掉,换成它那个体,它的理论科学所表达的唯物拜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会占据人类的信仰。我们今天的复兴过程可能是一个逆过程,我们先从信仰开始。先用儒释道三教来取代科学教的信仰,最后将科技排除到人类世界之外。我们到最后讲结论的时候会讲到这个问题,先是传统生活态度的复兴,随着生活态度的复兴,工业文明和科技的统治一定会退出人类的生活。


5.1.10科学教与传统教法之比较:科学教,一个不成其为教之伪教与邪教!

5.1.10.1判教,传统教法,人乘以上

             科学教,三恶乘

5.1.10.2 科学教之定位:人欲僭越天理,法病非仅人病。

 

我们对科学进行判教。依照佛教,教法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一佛乘、三乘(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天乘、人乘、三恶乘。传统正教都是人乘以上。三恶乘就是导人来生入地狱入饿鬼入畜生道的教法,科学就正属三恶乘。科学把人道的正轨都破坏掉了,所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技术统治下的生活是导人入三恶道的生活。在我们今天的人当中,来生能做继续人的很少,大部分都去三恶道了。


那么给科学的定位就是:人欲僭越天理。传统正教是用天理来管理人欲,以天理为主,人欲受天理的控制,人乘以上都是如此。而科学为什么被判为三恶乘,为什么把它称为邪教称为伪教?就是因为它反过来了,以人欲僭越天理,人欲成了主人,天理成了行人欲的工具。所以以前的正教时代如果出了问题,那可能是人病非法病,法本身是正的,出了问题,那只是法之流弊,是人不善用而已。而科学教就不是如此了,法本身已然大病,非仅人病;若再加上人病,那真是病上加病了!


所以不能把今天面临的问题仅仅归为人类不善用科学所致。这种认识太模糊了!绝非如此!我们说科学不可能用好,一个有病的法人用得再好也不可能有善果。不要为科学开脱说,这是某些科学家某些政客不善用科学所致。不是这样的!只要人类还生活在科学教的治下,就一定不会有善果!活菩萨来了也没用。也不要区分什么科学和科学主义,说科学是好的,科学主义不好;问题都是科学主义带来的。我们说科学就是科学主义,科学不是客观的真理,恰是一套用作信仰的教条,所以除了作为教条的科学主义之外,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科学呢?所以说问题是科学主义带来的,无异于说是科学本身带来的!


5.1.11科学教当为目前人类所面临之严重危机负主要责任

所以下面有了结论,科学教当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危机负主要责任。现代文明是科学教文明,现代生活是科学教开出并支撑的生活,科学教是今日世界居于统治地位的唯一大教。科学教一直在深深地隐藏自己,尽量不为人知,因为隐藏有极大好处,隐藏可以为所欲为却能不负责任!科学教不要再隐藏了,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还是光明正大地站在光天化日之下吧!世界上的好要归功于科学;坏,科学也要负起责任来!

 

                                                                                          

中阴身述要别义

生死中阴与轮回转世1

生死中阴与轮回转世2


苏东坡转世故事

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研究、多维时空“情况简介

了凡四训序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第一篇)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第二篇)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第四篇)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1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2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3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4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5


认识佛教(1)

认识佛教(2)

认识佛教(3)

认识佛教(4)

认识佛教(5)

《大学》简述

《弟子规》注

《孝经》和廿四孝

《文昌孝经》简述

吕洞宾《孝诰》


论理学家之排佛

大乘起信论真如缘起说之圣教依据

大乘佛教与儒教最为圆满,应为未来人类教化之主体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1)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2)

用儒佛解决自然危机

以儒教外王之道解决社会危机

走出西方伪普世价值——夷夏说略述

七大缘起之五级论门户之见之害人

缘起说十一型常见三型难得糊涂之康德

西方哲学中的断见三型之批判(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破(天主教、康德、普通唯心论和唯物论)而后立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略论

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起源中心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前言)


往期精彩:

人类文明起源自中国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野生小米时代

中国自古以来的道义政治比所谓民主政治要高级

中文在人类所有文字中既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古老的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

从货币史看中国文明的古老且先进性

为何要批判古希腊伪史

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伪史毒害最深,最应该被启蒙

昆仑山为什么是全世界的龙脉之祖?



儒家赐予欧美民主

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夏朝羌戎

西方伪史抄袭中国历史、窃据文明源头 

 中医是西医之母—古希腊医学是中医部分翻版

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移民而去:中华先祖开拓美洲

明朝最先发现美洲、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中医是西医之母—古希腊医学是中医部分翻版


天下无癌论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中医是现代社会癌症治疗的唯一且有效途径

西医有绝症、中医无绝症

中医能够彻底治愈狂犬病

如何判断身体有湿、如何祛湿


河图洛书综述

漫画版《易经》(附蓍草占卦方法)、看漫画学风水

《茶经》《酒经》,八段锦简述

太上感应篇推背图(图文+详解)心相篇

古琴文化综述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取消西医倡议

西医所谓发现癌症、治疗癌症是引君入瓮大坑

天下无癌论传奇医家傅青主

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中医是现代社会癌症治疗的唯一且有效途径

西医有绝症、中医无绝症

中医能够彻底治愈狂犬病

如何判断身体有湿、如何祛湿

黄帝内经.灵枢篇 天年第三十三 

黄帝内经 灵枢篇 寿夭刚柔第五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1、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高士传

2、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列女传


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

4、四位高僧(虚云、印光、弘一、宣化)惜福事迹

5、孔子相信有鬼神,但是敬而远之

6、附体分类和被附体的感觉

7、神仙茅君、孔安国、尹轨、介象、苏仙公、成仙公、郭璞、尹思

8、阴隐客 谭宜 王可交 杨通幽

9、神仙 许真君、郭璞、桓闿、司马承祯、玄真子

10、神仙 孔安国 、左慈、 董奉

11、神仙 张子房、东方朔、王乔、周隐遥、刘商

12、神仙 裴航、轩辕集、李贺

13、神仙俆佐卿、朱孺子、蓝采和、贺知章、黄尊师

14、神仙阴长生、张子房、东方朔、孙思邈

15、神仙白石先生、皇初平、王远、伯山甫、马鸣生、李八百、李阿

16、神仙泰山老父、巫炎、刘凭、栾巴、左慈、大茅君

17、唐若山 司命君 玄真子 刘白云

18、许宣平 刘清真 张殖 萧静之  朱孺子

19、王远知 益州老父 崔生 冯俊 吕生 张李二公

20、马周、李林甫、郭子仪、韩滉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